中小学名篇教育有哪些价值?如何实现中小学名篇的深度角度与专业解读?如何建设《中小学名篇解读》课程?2020年12月26日,由我校主办、304am永利集团承办的中小学名篇专业解读研究暨金课建设高端论坛在北圩校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的专家与各地中小学教师近百人齐聚一堂,就中小学名篇解读及课程建设展开深入研讨与对话。
开幕式由304am永利集团副院长郭骏教授主持,304am永利集团院长杨学民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他对参加论坛的各位教育界同仁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304am永利集团的发展历程、建设成果屯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及其成效。科研处副处长朱智武教授介绍学校及304am永利集团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希望能通过本次论坛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研共建、相互学习、深入探讨。
论坛分专家报告与自由论坛两个环节。专家报告环节,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伟教授做《语文教材价值与语文教学价值》主题报告。他认为,语文教材具有导向价值、文化价值、基础价值及课程价值;语文的教学价值则体现在价值落实与实现、价值重组与联结、价值激活与创造、价值补充与发展;两者的关系上,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工具、教学是教材的目的和旨归、教学促进教材改革和完善;“用教材”应注意三个问题: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处理好普适性与差异性的关系,高标期求与底线坚守。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庆玉教授以中学名篇《苏州园林》为例,从文本的结构把握、方法引领、文化的滋养生长等方面深入介绍中学语文名篇解读的教学实践探索。他特别强调:《苏州园林》不是一般说明文,应把它当作文艺性说明文;根据文本解读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做细腻处理,不轻易放过细节。知识背景决定了教学设计以及知识的建构,潘教授深厚的知识背景、细腻的教学处理给了老师们全新的思考与启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汲安庆教授做题为《让个性、深意矗立在文本解读中》的报告。他指出,文本解读必须保证是“语文”解读,需更关注言语形式;并从文本的体性、类性及篇性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把握文本的篇性特征;还强调要通过矛盾来进行解读,层层揭秘;最后,他从古今贯通、中西贯通、内外贯通三个方面谈及会通的力量。
南京晓庄学院莫先武教授从《背影》的解读及阅读教学案例出发,探讨课堂教学任务、环节与课文解读之间的关系,梳理课文教学中的课文解读的对象层级及成果层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名篇深度解读的路径、文本解读如何转型为专业解读,并提出名篇解读要走向深度与系统的专业解读。
另外,皖西学院陈尚达教授的《文本意义探究的越界与辩正》、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潘天正教授的《小学阅读教学的深入与浅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陈罡副教授的《中小学名篇解读的知识建构与教学转化》,分别探讨中小学名篇解读的边界、知识建构与转化、深度解读与阅读教学中的深入浅出等问题。《语文教学通讯》王海燕主编的《选好角度,精准发力——编辑工作视角下的文本解读》,从编辑的视角探讨名篇解读的路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张矛主编的《教学论文的出彩与添彩》,指出教学论文写作中的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路径。无锡梅里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张增光、淮安市教研室副主任曹新龙站在一线教师视角,分享了中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名篇解读的探索与思考。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袁利芬副教授,分享了他们学校小学语文名篇解读课程构建的宝贵经验。
自由论坛环节,湘南学院刘曙峰副教授、洛阳师范学院李功连副教授、合肥师范学院何旺生教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苏洁梅教授、亳州学院李艳副教授、黄麓师范学校王时忠副教授,分别就中小学名篇解读、阅读教学设计与课程建设等展开热烈的研讨。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中小学名篇的深度解读与专业解读,促成了中小学名篇解读的课程化建设,搭建了高校学者、期刊编辑与中小学名师三维立体共研共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