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斯学院亚洲与中东语言文学系终身教授邢文教授通过线上视频会话的方式为304am永利集团学子进行了不同时间段,总时长长达六个小时的三场讲座。三次讲座分别由304am永利集团王萍老师、牛玉峰老师、罗荣华教授主持,304am永利集团18、19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及部分汉语言师范专业,小教语文专业学生参加。
邢文教授三次讲座的主题分别是《汉语国际教育的Rassias方法》《陶行知与汉语国际教育的晓庄模式》《作为体验式学习的汉语国际教育的晓庄模式》,围绕这三个主题,邢教授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地将国外的拉西亚氏教育法与晓庄模式巧妙的结合起来,给予将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与国内中小学教育的同学们在教学模式上以新的灵感。大家收获颇丰,感悟满满。
邢教授在讲座上提出了一种在国外较小众流行的拉西亚氏教学法:小班制戏剧化的教学,将讲台作为自然的舞台。教授负责学生规模为15到19的大班,大班再分为两小班(每小班约7到9名同学),各由一位小老师负责,小老师要进行教学培训,教学过程中课堂走位、教学任务发布、学习化情景等都是精心训练过的。拉西亚氏称呼这些小老师为“学徒教师”,在这样戏剧化的课堂上,每个人都是热心的参与者。拉西亚氏教学法不但可以加强学习效果,也可以维持学生兴趣以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邢教授表示对于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小先生”的晓庄模式是拉西亚氏教学法的体验模式教学的先驱。对于国外小班制的拉西亚氏教学法是否可以在国内推行的问题,邢教授肯定了晓庄的办学历史与教学经验,并且认为晓庄可以借鉴拉西亚氏方法与“教学做合一”相结合是可以得到晓庄本土化发展的。在国内还不能开展拉西亚氏教学课堂的现实问题上:邢教授认为可以适当进行一些翻转课堂,承袭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让学生作为老师,让小老师与同学有更多的沉浸式体验。
邢教授在讲座上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也具有前瞻性的见解,他建议将来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同学要不断的完善自身,努力考取研究生,掌握较好的外语技能,认真学习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方法,多进行教学实践,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统一。
三次讲座拓展了同学们关于教学教育方法的视野,加深了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了解,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